他是一个普通教师,领导却称赞他:“勤恳、实在、有责任心,是个好同志“;同事们提起他佩服不已:“真诚、热情、追求完美,是个好老师”;学生们提起他更是尊敬无比:“知识渊博、有爱心,是我们的“贴心人”。”他就是湖南省双峰县花门镇大托学校的刘先助老师。
现年50岁,花门镇东桥村人,1990年娄底师范毕业,同年参加工作的刘先助,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农村偏远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凭借他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曾经有很多调入县城工作的机会,均被他婉言拒绝了。他说:“我是农村人,深知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太需要像我们这样的教师了,如果大家都走了,谁来撑起农村教育这片蓝天呢?”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无闻地奉献和付出,刘老师就是用无私的爱诠释对农村基层教育的忠诚和挚爱。2014年车祸受伤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时,听到一位老师在学期中调走的消息后,不顾伤未痊愈就接手了那个老师班级的教学任务。气得妻子既爱又恨:“为了教书,你连命都不要了,学校少你一个就不运转了吗?”刘老师笑着说:“我无其他本事,只会教书,离开了讲台,离开了学生,比生病还痛苦!”当老师和同学看到刘老师苍白无力的脸庞时,无不深受感动。
刘老师工作的地方都是农村小学,条件艰苦,留守学生多,管理难度大,很多人不愿意当班主任,可他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已达32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在那三尺讲台站出了学生永远不能忘怀的身姿。
2016年上学期开学,班里一名叫小辉的学生没有来校上课,为了解情况,刘老师放学后去家访,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竹子做屋架,编织袋为墙,稻草做瓦片。通过与小辉奶奶的交谈,原来三年前他爷爷得了尿毒症,花了很多医药费,家庭一贫如洗。嫌贫爱富的妈妈借打工之机远走高飞,老实内向的爸爸彻底崩溃了,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早就破烂不堪的三间土砖屋也在夏天的一场暴雨中倒塌了,听得刘老师把身上仅有的300元,掏出来交给奶奶,嘱托她一定要送孩子来上学。
不久,刘老师通过双峰网爱心家园的牵线搭台,联系到湘潭车友会等爱心人士,一直资助小辉的学业,刘老师也利用业余时间,常常给他辅导功课,鼓励他努力学习,使他顺利地考入了理想的大学,今年暑假回家 ,小辉看望刘老师表示,毕业后也要当一名老师,像刘老师一样用爱照亮孩子的心灵。
刘老师紧跟时代脉搏,以满腔热情投身教研教改中,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以足够的耐心、爱心、责任心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深受学生喜爱。所教语文学科在片校或全镇总是名列前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广大家长的高度认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由于刘老师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学校总是把培养辅导青年教师的任务交给他,他总是乐于接受。2010年李进老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期间,教学基本功欠缺,备课抓不到重点,组织教学能力欠火候,管理班级不到位,当他了解这些情况后,及时找她谈心,肯定她好的方面,鼓励她认真钻研教材,搞好教学工作。平时,刘老师经常听她的课,课后认真讲评。肯定她成功的一面,找出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刘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她自己的努力下,李进老师很快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并于2016年考入深圳市光明小学,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如特岗教师陈薇、王冲、禹飘老师,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现在都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三十多年兢兢业业的工作,刘先助老师多次被评为县、镇的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辅导学生作品经常获得国家级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刘老师安于三尺讲台,甘守一方净土,以仁爱为桨,乐教为帆,甘当乡村教育的摆渡人,留守孩子们的“贴心人”。
陈咏 王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