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长治市国家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实验校交流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2-07-20 13:41:29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为了进一步推进长治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建设,及时全面提炼长治市利用信息化开展教学探索的阶段性成果,7月13日,举办了长治市国家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实验校交流研讨会。长治市教育局信息中心董茂才主任,长治市教研室主任张一笑主任,以及7所实验示范校的12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董茂才主任对各位领导、各校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并介绍了实验区推进情况。2020年7月,长治市成功入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市人民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科大讯飞智慧教育合作项目,开展智慧教育一期部署及应用等工作。各实验示范校紧紧围绕市教育局申报的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实践研究项目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教与学模式创新研究”子项目课题,积极开展各校课题的研究实践工作。

研讨会中,代表们从不同角度汇报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东关小学王慧君老师

东关小学王慧君老师分享了借助智慧课堂开展生长课堂教与学层面的探索实践。总结出智慧课堂4大优势:课堂交互更立体、评价反馈更及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学习、精准教学,因材施教。在东关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转变,学生的自主先学得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

长治五中贺新英老师

长治五中贺新英老师和长治九中史建亮主任分别从学科和校级层面分享利用大数据开展精准教学的实践经验。贺老师主要围绕高中数学领域进行了探索,提出“精准的学情诊断是保障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史主任介绍了利用资源平台,构建以“数据采集,分析呈现,教学应用”为一体的“精准教+个性学”特色实践,并分享了在变革教学模式、周测服务保障模式、教研活动转型、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应用成果。

长治六中郭晶晶老师重点分享了在利用AI教考系统开展英语听说课的探索经验。学校初一9个行政班级借助AI英语听说智能教学系统开展同步互动教学、随堂测试、考评讲练的具体做法。通过过程性考试数据分析图和师生应用反馈调研结果,有效验证了借助AI教考系统开展英语听说教学的应用效果。

长治市附属友谊小学张静老师从全新的角度分享了学校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助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师素养,催生诗意课堂的经验。提出“信息技术要与“教和学”深度融合,不仅要有技术做支撑,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引领。从教者除了掌握必要的技术手段,还要有深层次的文化涵养,才能让信息技术升华我们的教育教学,使我们的课堂诗意盎然。”

长治市紫坊小学姚慧老师分享了在信息化化环境下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姚老师以《小小少年  爱在重阳》开展项目教学活动为例,介绍了紫坊小学借助学校已有的信息化设备,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性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火炬中学吕俊峰副校长从学校信息化建设层面全面介绍了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的实践探索。未来火炬将继续借助信息化,加强自主性学习资源建设,支持教与学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学生信息化能力,转变学的方式。

长治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张一笑对各校结合本校特色、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展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希望:各位教师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如何更好的让信息技术帮助教学更加高效,要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工作,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深度融合,千万不要为了信息化而开展信息化教学,谨防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两张皮”现象。

长治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董茂才

长治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董茂才在会议总结中表示,实验区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期望各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效利用好现有信息化资源和设备,继续积极探索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努力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各实验校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方向,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持续推进长治市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