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并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2020年12月,长治市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建设项目,开启了智慧教育建设元年。作为项目试点校,长治市火炬中学抓住契机,乘着智慧教育的东风,于2021年3月正式引入智慧课堂等信息化产品,以“知识传递信息化”为课堂改革的主方向,凝练出“三学·五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科大讯飞平台协作、共享教师教学设计、微课、作业设计等资源,集约形成最优传递方案,转变传统知识传递分散不均的缺陷,将教师支配的教学资源转变为学生可自主支配的学习资源,达到知识高质、高效传递,为知识内化、吸收打下坚实基础。
“三学·五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改革中,学校充分意识到,塑造高效课堂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建设高效的自主学习资源,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前,“读中学”。教师在课前发送自主学习资源,布置一定的问题或者任务,学生利用自主学习资源,完成问题或任务,高质量传递知识。比如,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阅读平台资源、观看微课,初学知识,获得自主学习资源传递的知识。
课中,“议中学、做中学、讲中学”。“师生导学、生生互学”,借助平板电脑的协助、推送、演示等功能,支持学生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通过“议中学、做中学、讲中学”达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获得默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课后,“练中学”。教师针对所学内容,通过平台对课后作业精准设计及课后的作业布置。通过数据报告可以直观的看到学生的作业提交率、作业正确率、错的多的习题和选项等数据,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能够通过平板可以生成错题集,为学生省去抄错题时间,大大提高练习效率。
课改后的教学过程,高效自主学习资源贯穿知识的传递、内化、吸收,学生对学习资源自由支配、自由掌控,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施教。在今后的教学中,火炬中学还将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继续深挖更深层次的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深化分层施教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