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智慧科学课助力培育“小小科学家”

时间:2022-06-08 11:52:04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作为郑州市金水区智慧教育项目的先行者,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科学学科以智慧教育建设为契机,探索信息技术和课堂多维度融合应用,从整合多维资源,重塑课堂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度推进、突显特色,聚焦“真问题”,立足“真过程”,让科学学习与真实相遇,全面推进科学特色学科建设,荣获了河南省首批“小小科学家”科技创新操作室和金水区第二届特色学科、金水区学科基地校。让我们走进学校的科学“求真课堂”,发现“小小科学家”们的成长秘密。

 

静态的课本、板书资源难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智慧课堂给老师提供了到书到课优质的资源,方便教师的查找。不但查找方便,使用也便捷,一键即可加入PPT,无需任何插件。在张颖老师《奇妙的植物》一课中,张老师通过多维资源激发学生求知欲,情景化地引入本堂课的探究问题。之后张老师使用智慧课堂视频资源,引导学生观察视频里的植物叶片,通过“随机选人、抢答”带动课堂气氛,选取多名学生回答观察现象,提出个人观点。根据PPT上的重点内容,张老师使用聚焦功能,对不同特点的植物叶片进行批注,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总结部分,张老师将知识点思维导图可以直接分享给学生,节省了上课记笔记的时间。利用智慧课堂的技术,增加了科学课堂的情境性,课堂内容的延伸有了更好地实现。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探索性、钻探性、研究性的学科,而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往往缺少趣味和新鲜,使学生不愿学习,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种状况下,学生们就会渐渐地对科学感到厌倦,对科学的研究也就失去了兴趣。王惠老师在进行《我们的呼吸器官》授课时,通过智慧课堂给学生们推送了连线活动、全班作答等课堂互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智慧课堂汇总学生的课堂答题情况,帮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提升授课效率,助力教学质量提高。就学生而言,高效的课堂互动有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锻炼了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进课堂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在徐晶晶老师的《滑梯与摩擦力》这节科学实验课中,徐老师通过智慧课堂“拍照讲解”及时记录典型学生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邀请多名学生讲解实验过程和结论,徐老师通过“实物展台”放大科学实验过程,保证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可见。徐老师还通过教师平板拍摄多个典型小组实验记录单投在大屏幕上进行对比讲解,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从而自主地补缺补差。

 

不论是在日常课、公开课、观摩课上,智慧课堂“实物展台”“拍照讲解”已成为各个年级科学实验课的“标配”,科学组全体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

 

科技赋能教育,传统教学方式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智慧教学逐渐从理念变成现实,学校的“我是‘小小科学家’”项目引来了新华社客户端的公开报道并被转载至“学习强国”平台,持续发挥着科学学科的影响力。未来学校将继续围绕智慧课堂的深度应用,砥砺深耕,笃行致远,实现教与学的减负增效,倾力打造适合教师专业和学生成长规律的“童真科学”系列课程,助推学校构建智慧教学新生态。让科学的美丽与智慧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培养更多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少年,为推进青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发展助力奠基!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