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双减”政策的落地,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质增效,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在郑州市第八中学,七年级生物组的老师们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基于智慧课堂淬砺学生的深度学习的能力,提出“五维一体”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五维一体”中的“一体”是在课上与课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具体来说是指通过学科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需要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应对复杂的现实情境。初中生物兼具技术性、科学性特点,而初中学生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深度不足。“五维一体”创新教学模式基于智慧课堂环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构建帮助学生深度学习的生物课堂打开了新的局面。
第一维度:提升预习质量,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前预习中,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提出好的问题是开启深度学习的不二法门。教师利用智慧课堂推送微课视频,学生可以观看微课进行课前预习以及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数据反馈了解学生是否观看微课,通过学生留言板了解学生的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线讨论,形成班级学习共同体,激发学生探索兴趣。例如在《了解生物圈》的教学中,老师推送北极狐的过冬策略以及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微课,学生在留言板块积极提问,氛围活跃。
第二维度:构建生活情境,做好课堂引入
深度学习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真正投入性、全身心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智慧课堂构建情景化的学习氛围,将课堂核心知识融入生活情境,突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例如在《种子的萌芽》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前布置“绿豆种子7天观察日记”,让学生追踪种子的7天萌芽,学生利用学生平板终端拍照上传观察日记。这样的实验布置不仅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悟核心知识,突破课堂时空局限。
老师展示学生的七天观察日记
在校园中观察植物
第三维度:丰富课堂活动,师生共同探索
利用智慧课堂环境丰富课堂互动形式,比如抢答、随机点名等功能可以提升学生课堂关注度、课堂参与度,为师生共同探索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定势。在七年级生物《人体的营养》中小组讨论十大垃圾食品,老师利用智慧课堂发送讨论任务,每个小组将讨论结果上传大屏幕,讨论内容方便全班共享。此外,生物是重视实验的学科,课堂中老师通过教师平板终端的实物展台就可以很方便的将实验投放到班级大屏,让全班同学都可以看到实验过程,观察细节;难以在教室完成的实验,也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展台进行操作。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有关于ABO血型鉴定的实验,利用虚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模拟实操,加深对课堂中学习的血型知识的理解。
第四维度:课堂及时反馈,以学情促反思
为进一步促进课堂的深度学习,课堂上及时训练重点题目是必不可少,利用题目的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习反思,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智慧课堂环境下,老师布置全班作答的题目,学生利用学生平板终端答题提交,通过智能批改、大数据统计分析,老师可实时掌握班级学生的作答情况,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达成课程目标。
布置全班作答并针对学情讲解
第五维度:优化作业布置,提升讲评质量
在课后巩固复习中,利用智慧课堂环境优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形式,强化作业完成指导。除了传统的纸质作业,通过智慧课堂环境可布置微课复习、虚拟实验、活动体验、试题、手抄报制作、短视频剪辑等更多形式的作业,让作业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兼具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讲评课中,利用大数据分析考情,了解班级的共性错误,让讲解有的放矢。基于测试后的学情数据,生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手册,针对学生的薄弱知识点个性化推送习题,减少重复的、不必要的训练,让作业设计更加针对每一个学生。
个性化学习作业的布置
活动体验方式作业
随着郑州市第八中学不断深入探索教育信息化,老师们充分认识到智慧课堂环境不仅可以带来课堂效率的提升,更是智慧教育新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促进初中生物深度学习为目标,基于智慧课堂的“五维一体”的教学模式更适应于师生日常的教与学,实现减负提质。未来郑州市第八中学的生物组老师们会继续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深挖和丰富“五维一体”的教学,不断向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