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慢性病康复与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综合评估和普及策略实证研究(试点)项目”启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出席会议时表示:“慢性病是当前和未来影响我国人口健康、导致过早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是消耗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的首要因素。慢性病康复与健康管理的适宜技术可促进思者功能恢复,适宜技术的普及可节约医疗费用的投入。”正是基于此,中国人囗与发展研究中心决定开展“慢性病康复与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评估和普及策略实证研究(试点)项目”。
该负责人表示,召开项目启动会,对于提升广大居民的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倡导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要在社会上发出倡议,倡导大家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形成科学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危害,降低危害因素水平,研究证明:健康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率减少75%,慢性病是可防可治的。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作安排,“慢性病康复与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评估和普及策略实证研究(试点)项目”办公室设在《健康中国观察》杂志社,负责组织专家组和执行组进行项目整体设计和工作分工,对项目实施进行督导。
《健康中国观察》杂志社副社长、“慢性病康复与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评估和普及策略实证研究(试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王永进在此次会议上介绍,项目办公室主要通过以下工作内容达成目标:
一是开展基层适宜技术调研。通过回顾性文献分析,研究我国慢性病疾病谱、发病率及诊疗手段;通过实地访谈了解基层医疗机构、诊所及慢性病康复和健康管理机构开展的慢性病诊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现状、对适宜技术的需求、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群众满意度等。
二是建立基层适宜技术综合评估模型。组织专家建立基层适宜技术的综合评估模型,确立过程指标、结构指标、结果指标等各级评估指标和权重,初步建立基层适宜技术综合评估模型。
三是开展基层适宜技术遴选。在调研结果和评估模型的基础上,选择发病人群多、康复和健康管理效果有待提高的病种,由专家组开展针对病种的适宜技术遴选。确立一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易掌握、康复效果好、群众可负担的适宜技术,建立持续更新的动态基层适宜技术库。
四是开展相关研究。探索老年人和妇幼等不同人群、疾病不同进展阶段、不同病种、家庭和医疗机构等不同应用场景等慢性病适宜技术应用的对比性研究。
在此次“慢性病康复与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综合评估和普及策略实证研究(试点)项目”启动大会上,知名慢性病专家、原海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朱智明介绍了我国当前关于慢性病康复与健康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成果。
据了解,项目办公室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联合著手健康服务平台负责慢性病康复与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的遴选、评估和推广。著手健康服务平台负责人黄伟对今后如何开展工作做了阐述。作为“慢性病康复与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综合评估和普及策略实证研究(试点)项目”选定的第一个试点项目,广东唯纳健康产业集团的矿物质均衡干预人体亚健康及慢性病的转归项目引起行业高度关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闫聪在会上对该项目进行了专题报告。据介绍,该项目是唯纳集团科研人员潜心钻研,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知识融会贯通,历时数年,经过上千次调整配方和实践验证,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得到科学理论支撑、效果显著的创新性慢病解决方案。该项目具有理论体系完善、接受度高、针对性强、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独特优势。
此次“慢性病康复与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综合评估和普及策略实证研究(试点)项目”启动大会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人口与健康杂志社和北京初源智点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来自政府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健康产业企业和新闻媒体近2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图/文:冯宜宝、李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