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欧阳晓娟)闲暇之余,家里养花种草的人越来越多。正值倡导垃圾分类之际,如何把果皮变废为宝,成为种植肥料?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农学院的老师怎么做吧。
北京农学院北农耕读教育中心老师王树涛告诉记者:“新鲜水果果皮可以用苹果、西瓜、橙子、香蕉等,时令果皮都可以。首先,准备好新鲜的水果果皮,将其切碎,切成小块是为了缩短肥料发酵的时间。”
以西瓜皮为例,将瓜皮切碎后装入塑料瓶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处,倒满清水,拧紧瓶盖,置于阴凉处,约30至35天,待果皮完全腐熟后稀释使用,非常简单环保。
“用这种方法制作果皮肥料,需要每周打开瓶盖放一次气,因为发酵时会产生气体,如果不及时排除,可能会有安全隐患。”王树涛说。
我们还可以制作“不需要放气”的营养土。首先在废弃塑料瓶底部放一些土壤,再将切碎的果皮放于土壤上层,然后再铺一层土壤,土壤与果皮的体积比例大约为1:1,像做蛋糕那样,一层土壤一层果皮,按比例依次将土壤与果皮放于瓶中,最上面一层装入土壤,然后拧紧瓶盖,放置于阴凉处约30到35天完全腐熟后,即可直接使用。
王树涛老师说,营养土不需要稀释,可直接用于栽培植物。发酵的时间长短随气温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如气温较高的夏天,发酵时间短;冬天由于气温较低,发酵时间较长。我们需要根据腐熟程度来判断发酵时间。这种有机肥料通常适用于喜酸性植物,例如杜鹃、山茶花等。
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窍门,不仅增加生活中的小乐趣,也提高了劳动能力和劳动技巧。除了“果皮变废为宝”以外,北京农学院北农耕读教育中心还制作了15门劳动视频课,包含手工制作、营养烹饪、居家生活、田园劳动等内容,聚焦农耕文化,以短视频、微课程的形式呈现,通俗简单易懂,大家可通过北农耕读公众号学习。
据了解,北京农学院自2017年获批成为北京市建设的劳动教育基地后,承担了北京市初中学生学农教育任务。两年间,北农耕读已开展 30 余期学农教育活动,接待并培训学生6000 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