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从打造中国精品短视频,到开启在线教育舞台 ——看鉴教育产品日记

时间:2020-04-26 12:31:16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离开央视

 

2015年,在央视打造过《走近科学》等家喻户晓栏目的3个央视老炮,离开了工作过17年之久的央视大楼,投身于互联网内容创业的滚滚洪流。

“41岁从央视出来,当时想,如果再不变,人生就没有变的机会了,这是我人生最后的创作期。互联网又很火,应该试试。”为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全新的机会,他毅然放弃了让外界羡慕的职业,选择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2015年前后那几年,正是新的内容平台借助互联网加持,在国内市场方兴未艾的时候。图书、微博、微信都已经被大家熟知,那短视频有没有可能,成为移动端碎片化知识的学习方式之下,接触新知的另一种可能?这条路行得通的话,又该如何用短视频的方式,将中国传统的人文、地理、历史有关的内容,触达到更多人的生活里?

“大型纪录片”制作出身的他认为以前我们做过很多相关的纪录片,每一部在制作上都投入了数百上至千万,从策划到拍摄制作完成甚至跨越好几年。但是这些投入巨大的纪录片往往播出一次,重播几次就过去了,很多视频内容的价值没有更好的发挥出来 ,着实是太可惜了。

李锋决定换一种形式,能够可持续的多次传播,把自有版权的素材,按照央视级节目的生产流程来做,成立了“编委会”负责选题策划与制作流程:申报选题、专家策划、导演阐述、联合制作、专业录音、后期精剪、视觉包装、音视频技审、三级审片。

同时为了确保短视频的准确性及权威性,还特意聘请了“学术专家团”,这支团队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授,还有来自耶鲁、UCL、香港大学大、澳门大学等世界名校的硕士生以上的“志愿顾问团”,内容范畴涵盖人文、地理、历史等方面,每一部短视频的出品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确认之后才能向用户呈现。李锋认为只有这样“打磨”出来的作品才能做到“有内容”。

“自媒体《看鉴》诞生:2015年10月14日,其微信公众号开始正式推送信息,2015年11月,《看鉴》App同步上线各大应用市场,截至今年4月,阅读量超2700万,全网累积用户3400万。

2.“看鉴”之后的教育梦想

看鉴全媒体运营2年后,慢慢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已有用户中,大概有69%的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宝宝。这些孩子的年龄普遍在5-8岁之间。越来越多的铁粉用户希望这些自己喜欢的历史、地理短视频内容,能有儿童版,这样一来,给孩子的素质教育找到更多优质的内容的同时,还能增加亲子时光的乐趣。“因为过去玩儿互联网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也需要有一些知识升级。”李锋洞悉了用户这一需求后,萌生了“看懂中国之美”的不断渗透的教育理想。

“语文教学不应当只是教语言文字、刷题训练而丢掉了魂。文化基因的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中国孩子太需要懂得历史,懂得中国,懂得我们究竟有怎样的文化积淀、怎样的民族精神。我们要解决的是孩子树根立魂的问题,树民族精神之根,有爱国主义之魂。有了中国心,不管风吹浪打,便有了文化判断力,就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中国心怎么来?答案便是一定要有中华文化,把种子种到孩子的心里,把根种下去,根深才能叶茂。”这也是“看鉴”内容表达的初心。

要不要在看鉴的内核上打造教育相关的产品呢?

2016年,一部分用户的高需求持续不断地刺激着公司拓展业务版图。从父亲的角度,李锋希望他的女儿和儿子,能够在这个时代,接触到有营养有价值的知识。

所以,从看鉴到看鉴教育,现在回头看看,也是必然。2017年,看鉴教育应运而生。

2017年8月,看鉴做了一期直播《宋词精讲课》,反馈非常好,这也给了看鉴教育产品一个切入口:从传统国学内容做起。说干就干,直播结束后,刚刚搭建起来的教育团队开始着手策划“唐诗课”,最后定名为《唐诗大电影》。

为什么做了唐诗?除了用户对国学的内容感兴趣,需求大以外,从产品内核与逻辑来说,唐诗里有音韵、有格律、有汉字、有历史、有人文常识,朗朗上口,好读易懂,是给孩子做文学、历史启蒙的最好的内容。

同时,《唐诗大电影》在制作思路上,延续着“看鉴”在历史地理人文知识上的脉络,既然是给孩子看的产品,就要用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探索流传千年的文化基因。

视频内容架构很快搭建起来,在唐诗方面的内容上,团队伙伴多次和北大、北师大文学系的教授沟通请教,最终决定以“大电影”,即视频+动画的形式,区别于市面上的纯动画产品,更清晰的呈现唐诗的脉络,带给孩子学习唐诗的思维方式,让孩子马上爱上唐诗。

这样做是因为,视频化的形式,能够让唐诗的韵味更容易被理解,更何况,用电影的形式解读唐诗,这还是教育产品历史上的第一次。也许,孩子们早就熟读唐诗三百首了。可是,唐诗大电影却会告诉孩子们唐诗以及诗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2017年12月,《唐诗大电影》全网预售,2018年1月中旬正式上市。看鉴教育正式跻身一线儿童知识短视频市场。

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7年至今,看鉴教育已经走过了3年时光。视频+动画的模式很快被市场认可,客单价也始终保持在29.9-69不等的超优惠状态。面对市场上动辄成千上万的高价课,团队的成员始终认可并实践着“轻课”的概念。

什么是轻课?即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推动产品迭代,内容和服务升级;生产优质、价格友好的儿童短视频知识课程,这也是看鉴教育这款产品的使命感之一。

做教育产品的人,大多都心怀使命感。在技术如此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将科技与教育相结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全国范围内4-12岁的孩子都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在线轻学习”服务,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表达力、行动力、思考力,记忆力、审美力和观察力。

这6力的培养,也是看鉴教育坚持走低价优质“轻课”路线的初心之一:当下仍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能够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的时代,但是他们仍然不应该被剥夺共享知识的权利和内心充盈的体验。

教育市场的产品更新迭代非常快,课程模式游戏化就是一大说不上完美的特点。正是因为注意到这一点,看鉴教育的课程模式拒绝游戏化,将产品的重心放在内容的挖掘和打造上,让孩子的注意力在10分钟里尽可能被内容所吸引,吸收到更多开拓视野的知识。想市场所想与所需,看鉴教育40+门课程中采用高清视频+精彩动画的形式,在视听体验中集中注意力,高效率的获取知识的模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也是看鉴教育的产品始终专注的核心价值之一。

教育产品多样化不是坏事,游戏化风格的产品固然可以让亲子陪伴时光适当放松,增加孩子学习的投入程度,可是真正被吸收了解的知识有多少?更多的乐趣可能在于游戏而不是知识。一个个小手不停地在电子屏幕上点按,乐趣满满中,孩子的视力、专注力不经意间被游戏化的产品带走了。

整个团队在这样的价值内核下,持续发力打造了成长课、通识课、大语文课这3条产品线,目前已有50+门课程。

2018年8月,推出了第一堂给孩子的成长课:《给孩子的第一堂性教育课(男孩版/女孩版)》;第一堂给孩子的人际沟通课《影响十万少年的人际沟通课》。

2018年4月,第2门大语文课《新部编诗词大会》上新,目前为止已经制作了4季。

2018年9月,第一堂地理课《探秘华夏地理》;第一堂建筑历史课《故宫角落》上线。3月,第一堂科学课《天才科学课》上线……

2020年整个团队还在拓展艺术课等更多品类,届时将会与更多的家长和小朋友见面。

3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从2017年到2020年,看鉴教育在儿童知识短视频通识课的路上继续前行,将千万儿童的素质教育,提供能量和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的路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