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暨“中国传统绘画研究中心”2019工作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参加了本次盛会。
2019年,两个中心将工作重心放在最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社会变迁的人物画。围绕这一主题,为更好的展现一年以来的工作与研究成果,北京画院2019工作年会进行了更为充实丰富的活动安排,年会期间学者嘉宾可参与展览参观、学术研讨会、新书发布会与遗踪挂牌仪式多项活动。
30 日夜参会嘉宾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参观了两场专题展览:“吮毫描来影欲飞——明清写意人物画的象与神”和 “步履寻幽——何镜涵的写意楼阁艺术”。展览从写意的角度,展现了中国绘画绵延千载的内在精神,并以此为当前的人物画创作提供借鉴与思考。
31日全天,百余位嘉宾分四个会场同时举行学术研讨会,56场高质量的学术演讲和深入的讨论,涉及“齐白石与20世纪人物画”“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叶恭绰与中国书画鉴藏”“中国人物画创作专题研讨会”。
依据人物画的创作表现,以及当下艺术创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安远远在谈及年会主题时表示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画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对于当今的人物画创作是有帮助的,安远远认为人物画是表现一个时代人物精神和时代情感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在艺术作品里,东西方人物画的创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画种,人物的情感与精神意境等方面都是这个时代精神的最主要的反映,通过看一个时代的人物画的创作,能最真切的感受到这个时代的风貌和特点。
“齐白石与20世纪人物画”专题学术研讨会展现了齐白石以及20世纪人物画发展与特点的最新研究成果。在31日上午的发言中,各位嘉宾以不同的视角对齐白石人物画的创作历程与特点发表了独特的见解,从齐白石的人物画成就中发现其绘画中的多样性存在,通过探讨齐白石心境的变化,阐释了他在艺术创作中民间趣味与文人情怀的矛盾转换。下午的发言则围绕“丹青心印”和“大匠艺事”两个主题展开,从形式题材到思想观念,从绘画到书法、篆刻及诗文,从师承、交往到地缘,对齐白石进行了更加全面立体的分析与讨论。
中国青年艺术家协会会员、泰州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刘成在会议结束时谈到,尽管专家学者对齐白石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与主题展览,从2010年开始齐白石才开始有了一点国际知名度,但到十年后的今天,齐白石还未达到一个在全球认同的博物馆系统的美术史序列中希望其所在的位置,在未来还需要像这样更多的研究去证明齐白石的艺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学术研讨会则从多个维度入手,深入研究了人物画的图式流变、女性形象、跨界传播以及画风新貌。
在画风新貌专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宋金明以“李斛‘纤夫’作品研究”为题,对李斛先生在1946年绘制的两张巨幅“纤夫”进行了研究分享。两张巨制皆以中国画材料结合西画技法绘就,是对徐悲鸿先生中国画改良主张的践行,画面显示出李斛擅于塑造清秀人物、注重画面整体形式、偏于浪漫主义气质的风格特征。而纤夫题材的选择,即是李斛对底层劳动者关注的一贯延续,又是命途多舛的李斛对纤夫身处苦难而又挣扎奋进的经历与情感的共鸣。在抗战的特殊环境中,李斛的“纤夫”作品,被赋予了更加积极的精神承载,显示出艺术作品的时代性特征。
“叶恭绰与中国书画鉴藏”学术讨论会从叶恭绰先生的书画艺事家学渊源谈起,通过馆藏的史料梳理,叶恭绰先生的大量收藏及跋文,以及与当时书画家及收藏家的交往,窥见叶先生的书画观与自我期许,深入了解叶先生在书画、古籍等历史文物保护上的卓越贡献及其文化思想。
笔墨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邹清华以“且从酒法论书法——从报刊文字蠡探叶恭绰的书学观与自我期许”为题,探讨了叶先生的书法在方法、眼界修养与意识上的不同之处。叶先生用笔的第一要务,便是将笔尖削去。邹清华认为,“毛笔留尖写出字来,表现不出腕力。”与此同时,他强调用笔悬肘的重要性,以写篆之法写形写草,书法自得高古魂穆之致。初枢昊认为,对于书法,叶先生更多是怀着“小焉者耳”的心态,不“求急功”,力求其“醇”,追求“表露其精神”。
“叶恭绰与中国书画鉴藏”学术讨论会第一场主持人殷双喜在采访中谈到,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一位非常重要的代表性人物,对于叶恭绰先生的研究是并不足够的。其在民国时期不仅担任交通部长,属于政界工作,同时还是一个大的收藏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热心社会公益,传播中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和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过去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仅仅把它作为一个近现代史中的一个人物来看,但是在其文化艺术方面贡献的研究是十分缺乏的。殷双喜认为北京画院延续一贯的认真仔细对待20世纪中国现代历史上重要艺术家的研究路线和办院方针是十分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本次年会还特别召开“中国人物画创作专题研讨会”。针对20 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创作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等问题,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同现场的各位画家学者展开热烈的讨论,各家之言与不同认知在圆桌会议上相互碰撞。在讨论过程中,多位专家学者提及中国画的革新与边界问题,王明明在发言中强调了在当代艺术盛行的文化语境下,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如何在绘画中体现,怎样更好的将中国意境、中国精神表达出来,将中华文化的视觉经验进行传承,是当下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所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尚辉、殷双喜、林木等专家通过回顾20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的成果,对比全国美展获选作品的时代特征,梳理了中国人物画创作的走向,总结了当下与过去的创作变化。陈履生对20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创作所产生的问题做了条理的分析和清晰的阐述,于洋、程大利、刘万鸣等也从造型的基础,中国画基本元素,创作的主题内容等产生的问题表达了各自的见解。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当下中国人物画创作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解决的方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尝试,不可忽视青年画家所拥有的才华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给予他们更好的支持与引导。
31日下午,北京画院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首度合作出版的六本新书在会场举行了首发仪式,分别是:《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人物画精品集》《吮毫描来影欲飞——明清写意人物画的象与神》《齐白石研究》(第七辑)《中国书画研究》(第二辑)《大匠之门》第23、24辑。这些图书以齐白石和中国历代人物画为研究中心,反映了北京画院在人物画研究上的最新成果,不仅齐白石与中国人物画的研究系统化了资料,也为中国人物画的广泛研究打下了基础,此次新书发布会的举行,也将引起社会学者与画家对人物画的发展与创作的广泛讨论。
10月31日在“齐白石与20世纪人物画”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中,北京画院助理研究员张楠以“法源寺里旧逡巡——齐白石与法源寺关系考”的主题发言为翌日寻踪法源寺的活动做了预告。
一百年前,20世纪中国最负盛名和影响力的艺术大师——齐白石,曾于1917年和1919年分别寓借居法源寺的如意寮和羯磨寮。从此,齐白石结识了一批民国耆老民宿,开启了定居北京的生活,并开始“衰年变法”,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红花墨叶”的风格,在书法、篆刻方面也自创一格。11月1日,今天在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和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北京画院组织与会嘉宾在北京法源寺,探寻齐白石的南城遗踪及“衰年变法”的社会背景,并举行了“齐白石寓居处”挂牌仪式。
在挂牌仪式上,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谈到:“今天很荣幸我们在这个当年齐白石先生居住过的地方,挂牌来纪念齐白石先生在法源寺的一段生活。虽然我自己是出家人,是一个佛教徒,但是我觉得宗教和艺术有很多相通之处。艺术,特别是中国的水墨艺术就像禅宗中的修心一样,都是用心在做。寺庙尽管是宗教活动场所,但也是一个社会公共活动的空间和领域,因此也肩负了很多文化功能、历史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本次活动是一个纽带,加强了佛教界和艺术家们的交流和沟通。”
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1919年齐白石来到北京,这一年对于他的艺术生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我们今天站在他曾经寓居的法源寺,正是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现场中。我觉得在做历史研究的时候,恐怕不仅仅是书本上或者画面上的图像的分析和研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历史的现场去找到一个我们亲身感受的对于历史的认知。真站在这里的时候,我们好像就能更近地去触摸齐白石,触摸中国文化艺术的生成的状态。齐白石有很多重要的作品是在法源寺中创作的,其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就是《砖纹若鸟稿》 。他曾看到法源寺的地砖石浆印很像一只小鸟,便随手勾勒几笔,并在其上题了‘真有天然之趣’,这六个字也代表了齐白石,甚至是中国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理念。无论是关于艺术的真,关于天人合一,还是关于艺术把握的格调、趣味与品格,都在这几个字之中。所以齐白石应该在这里找到了他艺术的又一层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