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人E同学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学
GPA:3.8+TOEFL:110+ GRE:330+
2020Fall offer
Harvard University
Master of Science in Data Science/
Master of Science in Health Data Science;
UC Berkeley
Data Science and Systems in EECS
永不放弃的留学梦
出国留学,大概是我这一生坚持过最久的事情。
从小学起,依稀对所谓留学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伊始,它便成了我的白月光。这势必是一条漫长而荆棘丛生的旅程,久久看不到头顶的星光,也令人忘却了来时的路。
我曾因无人支持所有人都反对而苦苦挣扎,因高考失利离梦想更远而绝望,因保研坦途而彷徨,因冰冷无情的录取数据而迷茫。
但终究,我不甘、不忍、亦不愿放弃这条留学之路,尽管我深知它之艰难,却仍总在夜深人静之时问自己:万一呢?万一……不可能真的被打破了呢?
可诚然,机会确实只会垂青有所准备的人。
我知自己无法改变的,非TOP4名校,负担不起海外交换,没有暑期科研;但我唯能将自己所能改变的做到极致。回想大学,我无比感念自己尽早做好规划的谨小慎微,以及看似可笑的盲目野心。
GPA是我大学中的主旋律,保证自己在学业上的专注对我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成绩往往是最诚实的,付出即会有回报。虽然它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却可以让我有足够的底气继续前行。
但大学的魅力就在于,成绩之外,你还会不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让你有源源不断的机会提升自己。
所谓不可能,就是用来打破的
大一,学生会、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这是拓展自己network的最好机会,也使我得以不断从各个角度理解世界、思考前路。
大二,数模、竞赛、商赛,这些像是一场场试炼场,我在这样紧张的赛事中不断认知自己,也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如何跳脱自己学生的身份,以工作的态度进行严谨的思考。
大三,这是最忙碌的一年吧,我深知这一年所接触的科研、实习才会真正被正视和认可,故从不敢感谢上财和我优秀的同学们,这样的peer presure和给力的partner才是我坚持下来的源动力。
其实回顾我长达十年的逐梦之旅,如果有何可谓经验而字可分享给诸位同有一个留学梦的学弟学妹,唯有一句话我曾奉为圭臬,是我这理想主义者得以苦苦支撑的信念:
所谓不可能,就是用来打破的。
不可能,其实是一道无形的枷锁,它时时刻刻横亘在眼前,它是我所认清的自己贫瘠的现状,是更广阔天地众人的卓越,是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告,它如此强大,使我犹疑、退缩、恐惧
但还有一个阳光下的影子,它说,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可能不是可以打破的呢?
于是我早早设立了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MIT BA,我知道它几乎不可能录取陆本,但我却想尝试做那不可能的唯一。
虽然我最终还是与它失之交臂,但这样的野心和勇气给我带来的,是我利用所有资源以获取机会,是我不断突破舒适圈挑战自己,是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之时。
我感激、庆幸这样的野心,它使我有了被哈佛青睐的机会。
但我也知晓,茫茫人海中优秀乃至卓越者众,我无甚特别甚至毫不起眼。这更让我相信一点,其实大家所欠缺的,不是实力,而是敢于尝试的勇气。
与再来人留学的故事
在申请路上有太多帮助过我的人,再来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我之前其实考虑到家里经济状况,并不想与留学中介合作,并且我认为还是应该自己完成文书,而不是依赖他人。
但再来人给了我非常大的惊喜。首先抓人眼球的是数不胜数的哈普斯耶麻的offer,在其他一些机构可能是凤毛麟角,而在这里只是沧海一粟,这对于我这个有盲目野心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而最打动我的还是服务模式,它采用了学术导师咨询,文笔导师修改的模式,既让如我一般不知如何下笔的同学以宝贵的思路,又让我自己操刀撰写,这与我认为文书还是应该由自己撰写才能展现最为全面真实而独特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果然在之后的合作中,我能在短短一小时内就与SM导师讨论出文书的思路,也因为EM导师的肯定与润色让我信心倍增。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更早加入再来人,没有机会体验丰厚的学术资源、科研资源和实习资源,但这些确实是如我一般没有特别好的平台的同学梦寐以求的机会。
申请结束,尽管饱经坎坷与绝望,也曾一月未得入眠,但最后圆梦之时心中唯有感恩。
也愿所有学弟学妹敢于光脚追梦,在犹疑彷徨中绝不妥协,打破一切所谓不可能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