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致力抑制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救治危急重症、显著降低病亡率的“中国科大方案”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以“托珠单抗“为抑制剂的诊疗方案目前已进入第七版诊疗方案,并在武汉前线应用于治疗重症患者。
与此同时,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院士向一位特殊的校友致谢——89年毕业于中国科大、现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的杨元庆,以个人名义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为中国科大新冠疫情科研攻关保驾护航。
“向科学要答案”,助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抗疫大势下的最新中央讲话强调 “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同时,更将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比作“国之重器”,将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称为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科学应对新冠疫情,中国科大通过应急科技攻关专项,整合中国科学院的基础研究力量和临床资源,聚焦“炎症风暴机制与救治”和“队列研究及生物信息平台”两条攻关主线,打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从科研、临床到转化应用的全链条全过程。
其中,中国科大研发的“托珠单抗”正作为宝贵的“答案与方法”之一在抗疫一线救治重症病人。近日,杨元庆宣布以个人名义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全力保障中国科大新冠疫情科研攻关,并推动中国科大公共卫生研究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
杨元庆表示:“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母校在基础科学研究、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为一线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科大科研系统所展现的优良作风和专业精神更让我感佩、自豪!我希望这笔捐赠能为奋战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加速科技攻关,帮助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我相信,对科学战‘疫’、公共卫生研究的各方持续投入,能对国家整体科学防疫能力的提升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健全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饮水思源”与“长期主义”
杨元庆本科与硕士先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对于这两所母校,他都可谓是一名“饮水思源”的校友,更是在尖端科研领域践行“长期主义”的捐献者。
2015年,杨元庆就曾向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了“杨元庆教育基金”。而对于中国科大,杨元庆也在2017年,捐赠1000万元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建设。
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表示:“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杨元庆校友再次捐赠,大力支持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和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建设,必将极大鼓舞一线新冠肺炎科研攻关的师生,也为‘科大新医学’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平台。”
据悉,中国科大也在以疫情科研攻关为起点,积极谋划科大公共卫生学科建设。公共卫生研究院围绕生物医学大数据、群体健康科学、循证医学、分子与遗传流行病学、健康促进科学开展应用与转化研究,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公共卫生研究机构。作为公共卫生研究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将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建设智慧型疾病控制网络提供服务,科学及时应对处置突发传染病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杨元庆此次捐赠的部分金额将用于研究院与联合实验室建设、高端优秀人才引进及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在生命安全科研领域,杨元庆也是一个坚持“要答案”的人。同样在2015年,他还出资在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设立了“杨氏生物医学学者基金”,资助三位学者在基因学、免疫学和儿科方面的科研项目,均为当前和未来关切人类健康的关键领域。彼时,他曾预测,未来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交集。“我希望能以绵薄之力,助学者们攻克难题,为人类健康做一点贡献。”
备豫不虞 谋求抗疫科研攻关的长远之策
科研攻关绝非一时之功。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公关体系和能力建设,既离不开“战时”攻坚,更少不了长期“攻关”。
多年来,杨元庆率领联想持续深耕智慧医疗领域,引领包括智慧医疗系统、E-Health智能医疗图像辅助诊断等多种解决方案。疫情之下,联想数据智能又与国内医药企业合作,构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医疗产品追溯系统,被收录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知识图谱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案例集》,为抗疫攻坚战及复工复产贡献科技力量。
而就在近日,联想宣布与英特尔携手为华大基因提供大型高性能计算集群,加快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特性分析,而这一研究对于未来创建更好的诊断方法、设计有效的疫苗,或是其他保护性措施(例如免疫疗法)都是至关重要的。
近日,“新型举国体制”在科研攻关中高频出现,核心之一便是“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而一个“新”字, 正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创新,尤其强调企业在创新及攻坚中的主体作用。
杨元庆表示:“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个行业、各个国家和地区携手应对。联想作为全球领先的超算厂商,一直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计算力支持。未来我们也希望积极整合资源与专业技术,推动健康和生命科学的发展进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