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第77届教装展在青岛举办,希沃首提“小数据,联万物”

时间:2019-10-14 12:37:18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5G来临,万物互联。无论是区域间、物与人,还是人与人,都将联系得更为紧密。面对这一社会趋势变革,教育行业又将如何变革?数据将成为其关键因素。2019年,在第77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上,希沃基于用户需求、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率先提出“小数据,联万物”的全新概念。

  与此同时,希沃依托自主创新,推出希沃交互智能录播、希沃易课堂、希沃多屏互动等全新产品方案,深入挖掘教学小数据,打破信息孤岛,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教育世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引领行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作为教育信息化应用工具提供商,希沃立足“教师、教室、教学”,提供常态化教学应用工具、数字化环境硬件设备、数据管理与服务,推动“深化应用,融合创新”,助力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

  用好工具构建教育信息化大厦的基石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变化,折射在一线教学对应用工具的需求变化上。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三通两平台”的基础设施基本部署完成,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从单一教学显示交互硬件,升级为对备授课、教学管理等综合功能的软硬件及数据服务需求。

  2009年,希沃率先推出交互智能平板,成为国内交互智能平板品类首创者。如今,交互智能平板等硬件交互显示工具已经成为数字校园建设的“标配”,构筑成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地基。深耕教育十年,在教育信息化硬件工具提供上,希沃已经形成了涵盖“教学交互设备、教学辅助工具、数字环境支持”的数字化校园环境硬件工具产品体系。

  与此同时,希沃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真正给老师、给课堂带来改变?

  2010年,希沃推出专属于教学的备授课软件——希沃白板,并不断基于用户的需求反馈进行迭代更新。通过专业的课件制作模板、课堂活动、学科工具、教学资源等功能,希沃白板已经帮助百余万*老师从机械化的繁冗工作中解放出来,转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重难点钻研、教学模式的创新等直接影响学生教育的要事上。

  在满足基本备、授课需求的基础上,为帮助解放老师在课堂管理、学生行为评价、家校沟通等班级管理工作上所耗费的巨大精力,希沃推出班级管理软件——班级优化大师。目前,已经帮助130万+老师用户构建高效、欢乐、有序的课堂,产生的点评次数超过6.3亿。*

  *数据统计到2019年9月

  针对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希沃已经推出了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希沃易课堂等教学核心应用工具,与希沃传屏、希沃智能助教、剪辑师等教学辅助应用工具,并以政策为导向、以用户需求变化为依据,对常态化应用工具进行持续迭代更新。

  校园数字化环境硬件工具与希沃常态化应用工具相得益彰,构建起了希沃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工具产品的基本框架。而各个应用工具间的底层数据打通,则为其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教学小数据为工具注入生命活力

  再先进的教学工具都将成为摆设,如果老师用不起来、无法真正将其作用于课堂,都将成为摆设。那么,如何评判老师用没用?用得如何?该怎样优化改善?如果仅仅依据传统的推门听课、挨个师生访问统计,似有“马拉火车”之嫌。

  此外,在学校管理决策中,用班级成绩来评价老师是很普遍的现象。通过结果和成绩的数据,能了解老师所带班级成绩好不好,但具体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应该如何优化?这些都不知道。这样的评价缺失过程细节、没有改进方向。

  因此,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对于学校管理决策、教师成长、教学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帮助学校管理者对教师信息化素养、教学成效、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与诊断,帮助不断优化设计,持续改进。

  在2017年,希沃率先提出“教学小数据”,并通过希沃信鸽让教学小数据真正服务于学校管理。课前,老师的备课数量、其他老师对该课件的下载量;课上,老师使用的互动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的点评次数和类型;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教学过程中的所产生的数据,都将通过希沃的统一账号体系自动生成并汇集在希沃信鸽上。至此,老师、学生的教与学过程数据都能被清晰看到。

  一方面,教学小数据能够辅助学校管理者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全方位评估与诊断,提供持续改进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教学小数据能为教学评估、教研等工作提供客观分析依据,反哺于教学,从而促进教师成长,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应用工具直接作用于教学成效提升,数据反哺教学促进教师能力成长、教学质量提升。希沃通过基于统一账号体系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工具体系,渗透到一线教学的各个环节,借助教学小数据的打通,达成信息化教学从老师到学生、再到学校管理者的完整闭环,帮助建立应用与管理的良性循环,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层级不断提升。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