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献礼祖国七十华诞

时间:2019-07-30 11:22:17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草业与草原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校地合作,科技助力兴牧。在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之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学子前往青海省,开展河南县草原生态环境调研。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献礼祖国七十华诞,改善草地生态畜牧,贡献草业学子智慧。

  【整装待发,一路西行】

  夏季炎炎,火伞高张,七月的骄阳并没有磨灭团队成员实践的热情。为做到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本次三下乡的任务,小组成员在前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提前了解当地居民的礼俗禁忌,尊重当地民族宗教文化和文明习惯;了解高海拔地区出现高原反应时的应对措施,确保自身安全;有序整理活动材料及用具,确保生态调研顺利进行。7月14日早晨,在陈文青老师的带领下,小组七人踏上征程,跨越880公里路途,经历4个小时的高铁和5个小时的大巴之后,终于从炎阳炽人的杨陵来到了寒意袭袭的大美河南县。

  【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校地合作】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校地合作,科技支农,互利双赢。在团河南县委的大力支持下,7月17日上午,在县委二楼会议室召开“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献礼祖国七十华诞”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黄南州河南县“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本次会议旨在为调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为开展当地草地生产力及生态环境调研做足充分保障,恢复林草植被,治理草地退化,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落实学校与州县签订的校地合作协议奠定基础,构筑黄南州绿色屏障,再造西北秀美山川,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草创大业,绿美江山,要通过草业力量,让科技成果落地,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会议上,团河南县委全体干部职工和实践队全体成员畅谈所思,学习交流,围绕河南县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放牧载畜量、草原生态环境监控等方面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中共河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石炯同志表示:西农学子送科技下乡,为我县生态环保注入新生力量的同时能给牧民群众带来实惠,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科技惠民工程。团队成员也表示,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研,认真对待在这里的每一天。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草业学子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定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创美好绿色家园,赢来绿水蓝天,沃土青山。

图为实践团队与县团委召开座谈会现场

  【立足大数据平台,感受新科技力量】

  为更加全面的了解青海省河南县天然草地资源及现状,找出草原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7月17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河南县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参观学习。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是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与蒙草公司签订,并借助3S、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统筹管理三江源地区生态资源、生产资料,改善生态环境的系统,在讲解员的认真讲解下,团队成员对该地的生态数据有了基本了解,也深深的被科技的力量所震撼。在UI交互界面中,用户只需点击任意区域,即可查看该地气候特征、土壤营养状况、植被组成等数据,判断该区域生态发展趋势,从而实现单位面积放牧牲畜数量的合理配置,实现草场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通过此次对三江源大数据平台的参观,团队成员真正的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力量,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要让科技的力量渗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要与时俱进,充分学习、掌握、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贡献智慧!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团队介绍三江源大数据平台

  【走入参美探问题,深入基层促发展】

  草兴牧兴百业兴,山清水秀牧歌扬。为进一步了解当地畜牧业发展状况,实现大地增绿,牧民增收的美好愿望,7月18日下午,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在团河南县委副书记仁青看卓同志等人的带领下,前往当地牧民家里进行走访调查,了解草场管理、牧民经济收入、当地畜牧政策等。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有幸和河曲马、雪都牦牛近距离接触,感受草原生活的无限魅力,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草原牧民的热情好客。团队指导教师陈文青副教授表示,将持续关注当地畜牧业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解决当地仍然存在的问题,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贡献西农智慧。通过走访,进一步加深了团队成员对草原畜牧的理解,对放牧生活的感触,推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援青海省黄南州校地合作的深入展开,为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实践团队与当地牧民的合影

  【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生态调研】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为了解我国西部天然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在陈文青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优干宁镇开展草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团队成员在陈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细致地记录数据,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对我国西部草原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测定河南县当地的草地植被类型、植物种类分布、植物多样性、盖度、密度、频度、高度等指标,对当地草类资源进行分类、分析,为后续活动中促进当地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河南蒙古自治县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我国天然草地及畜牧业的发展贡献西农智慧!

图为团队指导教师陈文青副教授指导团队开展草地生态环境调研

  调研是学习和认知的必然归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短短7天的社会实践调研中,我们真正做到走出校园,来到青海,感受大美河南县,感受草原独特魅力,深入基层了解当地产业发展,因地制宜促进产业升级,将专业知识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大力发扬“扎根杨陵,心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敢于吃苦,追求卓越”西农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我们更要全力以赴,为改善草原生态,为河南县畜牧产业和生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西农学子的智慧!

  (文 / 田晨、王瑞、王健宇 图 / 王新宇、陈康丽、王泽宇、孟泽昕)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