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正文

2019全国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高峰论坛在厦门成功举办

时间:2019-08-06 10:30:22    来源:中国教育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19年8月2日—3日,2019全国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高峰论坛在厦门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厦门理工学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承办。论坛共邀请了国内高校十位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围绕一流课程建设的教学创新这个主题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分享“双万计划”背景下的教育、科研、产业的发展动态、成果与经验;来自全国一百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媒体的200余位代表参与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工业大学蒋宗礼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桂小林教授,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与承办方致欢迎辞,他们对论坛举办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工业大学蒋宗礼教授致辞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桂小林教授致辞

  

  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教授致辞

  大会报告主要聚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在新形势下的现状与挑战、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解读与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解读与实施、一流课程(金课)建设与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典型示范、案例与实践、师资队伍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培养、“产教协作、协同育人”共建一流课程的热点主题,从国内外等不同层面,从产、学、研等不同角度,从涵盖的不同深度与广度,阐述了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

  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工业大学蒋宗礼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桂小林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李文新教授,分别做了题为“一流专业建设及课程教学要求”“面向赋能教育的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游戏AI中的算法’课程解读与实践教学”的报告,分享了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背景下创新人才、国际化人才和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经验、方法及体会。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李文新教授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结构”负责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邓俊辉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金芝教授,百度高校合作副总监计湘婷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钱能教授,大连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耿祥义教授,分别做了“不断超越,久久为功——清华大学标杆课程数据结构的改革实践”“软件需求工程教学和实践”“校企AI人才培养如何更接地气”“C++教学的误区、难点及方法探讨”“Java课程设计阶段如何训练使用MVC设计思想”的精彩报告,从高校和企业的不同角度分享了“双万计划”背景下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实践经验。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结构”负责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邓俊辉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金芝教授

  

  百度高校合作副总监计湘婷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钱能教授

  

  大连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耿祥义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汤羽教授,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朱少民教授,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赵卫东副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诸葛斌教授,分别以“基于企业级开发平台提升学生工程能力——“大数据计算技术”课程新模式”“问题驱动模式下的软件测试实验教学”“基于项目实践的机器学习课程改革探讨”“微信小程序开发人才培养实践和探索”为主题,以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目的,深入探讨了关于前沿学科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汤羽教授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朱少民教授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赵卫东副教授

  

  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诸葛斌教授

  本次论坛报告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贴近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背景下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的实际情况。专家们的报告引发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与共鸣,代表们积极与报告专家进行交流、沟通。另外,论坛为参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搭建了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使与会代表有机会交流产、学、研全面拓展与合作的可能。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