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时评>正文

“大学景区”不是打造出来的

时间:2017-08-04 21:48:14    来源:人民网教育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原标题:“大学景区”不是打造出来的

四川某高校打算按3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校园,舆论一致对其指谪,不免过于言重。客观讲,在不少知名学府无奈“被景区”,正愁如何维护校园应有之环境的反衬下,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堂而皇之地提出打造“景区”的方案来,的确另类,亦有好大喜功之嫌。不过,一所大学的自然环境更优,其实对在里面学习生活的学生总有好处,实在不至于挨骂。

此高校的“3A级景区”目标并不高,不过是个自然概念。所能想到的,无非是造点园艺小景、多些绿化等。然而,此“打造景区”大大有别于彼“被景区”——高等学府的景区意义,其实远在自然概念之上;大学之所以成为景区,也不是能刻意打造出来的。比如,清华、北大、武大这样的校园令人神往,其园艺、建筑考究固然是一方面,但引人入胜的核心还是人文气质——某条街记载了某段重要历史,亦或某名人为某处写下佳作名篇。中国人到英国就想去剑桥,那是因为一流大学自带了“背景音乐”。

当然,对于大多数尚未“驰名中外”的大学来说,没有足够深厚的历史积淀,那么开放一些有自身特色、适合面向公众的科普资源也是极好的。而且从公共、公益的角度出发,这其实比开放校园的“一亩三分地”供人游赏来得更有价值。比如,阐释地球起源和演化的地质博物馆;展示昆虫、土壤、植物的农林科博园;讲述货币历史的金融博物馆等等,都是一些大学作出的有益尝试,也已成为不错的景点。

上述“被景区”的大学有个共性,都是在兴学育人、普及知识的过程中捎带脚地自成一景。如是,再看四川某高校,则略显肤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