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早期教育”已成为很多人口中的高频词,各类以此为口号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在各个商场、写字楼中。“是否送孩子去早教机构”,有时甚至成为父母之间衡量孩子是否输在起跑线的标准。
早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现在部分家长很焦虑,把学龄前这一阶段对孩子的影响看得过重,早教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家长转移自己焦虑的法宝,好像把孩子送去了,孩子的未来就有保障了。
在国际上,儿童早期实际上是指0~8岁,现在大家口中的“早期教育”更多是针对0~3岁儿童,又称儿童早期关爱与发展。我国的早教更接近于后者,这个阶段,儿童的教育和保育是高度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早教最重要的是指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第一位的,日常的养育行为中实际上渗透了很多“教育”契机。比教育更大的是“影响”。孩子的一些习惯更多的是在父母日常行为中潜移默化地被塑造的,这可能伴随其终生,对其未来起到奠基作用。
一些早教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孩子入园前缺乏的“伙伴交往”,这是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此外,也不排除有些早教中心能够指导父母。
尽管如此,不能否认现在早教中心大部分是在工商部门注册,并没由教育部门来审查,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早教中心自身经营的需要,有时可能会夸大自己对儿童的作用,甚至还可能会有损害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包括增加了家长的焦虑。
其实,早教中心老师的作用更多应在于向家长讲述、解释:孩子身上出现各种行为的原因;表现出来各种的特点很正常,它代表孩子发展到某个阶段;家长可以在家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支持,而不是简单、生硬、直接地教给孩子什么知识。
由于早教中心质量参差不齐,家长缺乏鉴别的能力,也没有意识到送孩子去的实际意义。他们往往单纯地认为,如果老师没有上课,孩子没有把所谓的高端器材玩一遍,自己家的宝贝就没有学到东西,就白去了。有时,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早教中心的内容也容易趋于功利。
针对早教中心的弊端,让幼儿园开设针对3岁之前孩子的托班,提供早期的看护和教育,便成了很多家长的新需求。现在,年轻父母需要工作,孩子在一定年龄进入到集体中也有一定的好处,但这个集体环境必须是类似家庭的,且保育人员要充足。托班的师生比大概应该在1∶2至1∶4之间。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目前能达到这一比例的幼儿园相对较少。
早教:应充分调动社区资源
既然早期教育阶段,父母对儿童的作用非常重要,那为什么要送孩子进早教机构或幼儿园,而不是自己带?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家长利用社区的资源,自己对孩子进行陪护与教育,早教机构和幼儿园只起到辅助和支持的作用。由于目前社区资源的缺陷,家长素质良莠不齐、缺乏培训,理应在教育中占据首要地位的家长只能“退位让贤”。
在国外,家长在这方面的焦虑相对较少。如法国有家庭福利政策,某个母亲可以把周围几个孩子接来家里,在自己家中开展儿童早期护理工作,并以此获得报偿,也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为了保障儿童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权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年来一直开展帮扶项目,如基于社区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项目。
在湖北省宜昌市的试点,有关领导就把原来公安局的办公室让了出来,还有的结合之前的“图书下乡”项目,把机构建在社区图书馆中。不仅准备了充足的游戏材料和各类适宜的图书,家长还可以陪孩子前去做游戏、阅读图书等。试点还会采取有偿服务的模式,招聘一两个志愿者,他们不一定是专业的教师,作用不是给家长或孩子上课,他们更像一个协调者,把家长组织到一起,发掘家长的潜力,让大家提供自我服务。此外,试点还会邀请一些专业机构的人员前来指导家长。
这类机构不是幼儿园,它实际上是为家长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帮助家长找到一些科学的信息,比如提供图书让家长借阅,或为孩子们准备玩具。曾有家长表示,自己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很孤单,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一些条件差一点的家庭或搬迁来的家庭,在新社区可能没有朋友圈,他们更需要这样的机构。
此外,社区的志愿者接受过专业培训,能及时发现家长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如焦虑过高产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请到更为专业的人员来帮忙评估及调节。这样能防止因家长情绪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如家暴、虐待等。如果有父母长时间不出现,志愿者还会及时做家访,发现其家庭存在的一些困难或问题,并请社区居委会或其他机构帮忙解决。这类机构也是儿童保护最基础的一道防线。(作者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与儿童发展专家,参与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研制,主持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政府、全国妇联等机构开展的婴幼儿家庭养育支持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