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时评>正文

病梅与小草

时间:2016-11-06 09:15:43    来源:腾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大自然里,一粒种子虽然小,却具备了一切生长潜质。如果它是一粒花种,就可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如果它是草种,就可能长成绿油油的小草;如果它是一粒树种,就可能长成参天的大树。当然,种子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土壤、水分和阳光等,否则,它也只是一粒种子而已。但是我们不管怎么努力,即使用尽一切资源,也很难让一粒草种长成参天大树。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面这样写道:“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究其原因,是文人画士评价梅的标准“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这显然违背了梅的生长规律。时下,我们的教育大概如此。学生如同一粒粒种子,教育的唯一目标是把他们培养成一棵棵参天大树,根本不考虑他们是什么种子。于是,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一刀切”,就像《病梅馆记》中卖梅的人一样,对他们进行“修枝剪叶”,结果使得很多学生变成“病态”了。

  从现实功能与价值来看,大树的确远远胜过小草和花儿,可以供人们遮风挡雨、避暑纳凉,可以做家具、做门窗,等等。如果是珍贵的树木,如金丝楠木、红木、紫檀、黄花梨,其价值就更大了。但是,小草装扮自然,花儿氤氲芬芳,这何尝不是无可替代的风景呢?

  教育之道,亦如自然之道。

  好的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让学生按照自己独特的轨迹成长,各美其美。齐头并进、整齐划一的教育,只会使得很多学生疲于应付,不堪其苦,这样的教育谈不上有什么价值。这就像我们不管什么土壤,把蔬菜、庄稼和树苗全部种在一起,而且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其结果可能是,树苗生长受到影响,蔬菜、庄稼也没有什么收成。

  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填塞什么内容,而在于发现,在于唤起学生内心的渴望——它往往就是学生儿时的梦想。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被“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功利教育侵蚀、浸染。于是,儿时的梦想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浇灭了。当然,也有不少人虽然并不拥有成为科学家或艺术家的良好环境,但由于他们有强大的内驱力(内心的渴望),就走上了自我教育之路,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学生即使缺少良好的教育,也并不表示他的行为和成长就必然失序。不过,如果一个学生内心的渴望没有被唤醒,他的行为始终处于被动、被迫或无意识,被“教育”所裹挟,那么他要么是庸庸碌碌、浑浑噩噩地终其一生,要么是自暴自弃、走上极端,甚至可能出现暴力或反社会倾向。

  “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重要性。学生大都具有“向师性”,而且年龄越小越强烈。好的教育首先要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好的环境就是教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有美好的德行与非凡的智慧,这也是教师的一份职业责任与担当。

  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是为学生树立典型,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事实上,很多人就是由于受到偶像的影响进而产生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终获成就。学生一旦有了好的典型或者偶像,即使教育没能提供足够优质的资源,他们依然有前行的动机和动力,成就未来依然可期。

  对于教育而言,人格远比知识、能力重要。一个学生有了健全的人格,即使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他的生活也是快乐、幸福的,而且一定会传递出正能量。反之,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全,生活贫乏,甚至危及他人、危害社会,那么,即使他拥有渊博的学识、具备很强的行动能力,又有何益呢?

  好的教育,应该像龚自珍治疗病梅一样:“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做主选择成长。当然,教育也不能由此走上另一个极端,事事不为,处处不言,放纵学生。一旦学生在需要、行为、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走斜了,跑偏了,教师就要及时地把他拉回来,让他回到应有的人生轨道上来,逐步引导他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日第8版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