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时评>正文

在校园创设公民的生活

时间:2016-11-06 09:15:45    来源:腾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作为育人之所,学校最为关注的就是培养出的人能具备什么质量?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使办学者明确了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应有的关键能力,对“质量”的具体要求更为易于理解和“心中有数”。而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正是学校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

  找到一个实施载体盯准目标

  学习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我们乐了——因为,我们已经坚持了14年的一项实践研究,目标与六大核心素养非常契合,这就是“六小”公民教育 。

  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学习小主人,举止文明、遵章守纪的礼仪小使者,宣传环保、爱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谦恭礼让、合作快乐的同学小伙伴,勤劳勇敢、自理自立的劳动小能手,为人正直、活泼开朗的快乐小天使——这“六小”,就是我校从2002年开始将“公民教育”列为校本课程、之后不断丰富与完善而确立的办学特色。对照此次“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要求,可以说我们这项实践在诸多方面已经提前“开跑”啦!

  在教学上以互动课堂、学科渗透和校本课程为依托,在教育上以“参与、尊重、责任”理念为支撑,“六小”公民教育现在已经成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而并不仅仅局限在道德教育的层面。全方位地在校园里为学生创设公民的生活,就是从小给孩子们播下公民意识的种子,让他们通过自我成长不断适应未来,以此培养每一个学生亲社会、向社会的公民素质。

  争做“六小”公民是我校每个学生的入学第一课,也是贯穿于他们小学六年学习、生活始终的教育主旋律。我们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从“教条”变成了“儿童生活”:依据“六小”公民标准,我们特别概括出了童谣形式的“48字”要求,即“我不扔,我去捡;轻声说,慢步行;大让小,小敬老;有先后,不越限;爱学习,讲方法;勤思考,重实践;能自理,会生活;遇困难,不退缩”,并创编了“六小”三字歌。这些儿歌既郎朗上口又易于传唱,便于引导孩子们从细节做起,逐渐学会尊己、尊人、尊物、尊事、尊规,让公民素养“聚沙成塔”。

  开放众多平台任“鸟儿”高飞

  近几年,我们将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定位在“主动参与,学会尊重,勇担责任”三个核心内涵上。

  被束缚在课堂、书斋里的孩子,不会有生活激情,更不会有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又如何能把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前途相连?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只能在他们自身坚持不懈的主动参与中获得,尊重意识只能在被尊重中习得,责任意识也只能在勇于担当的过程中悟得——这样的理念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身边的事务、班级的事务、学校的事务乃至国家的事务,全员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辩论赛。《绿色校园我设计》《我们的小饭桌》《关于卢沟古桥的保护》……一场场兴致高昂、意犹未尽的活动,吸引孩子们以闪亮的小公民姿态参与到各种事务中,并努力尝试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

  我们还将校园生活和成长故事用“剧”的形式呈现:《小精豆斗魔记》《竞选》《心在这里相遇》《快乐的小伙伴》《送你一颗宽容的心》《因为有你》《考试之后》《由一条短信引起的》《小公主漫游蔬菜王国》《送你一颗宽容的心》……等数十个剧目,一方面让孩子们在复原、追问、反观中再度体验自己或同伴的生活情景,从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排练及演出过程使孩子们的兴趣、活力、潜能得到释放,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也正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全校还有100多门校本课程、不同的社团,也在为每个学生形成独立、创造和完美的个性提供着广阔的空间。

  促进学生公民素养的提升,课堂主渠道不能缺位。创设互动课堂,是我们在摸索中寻觅到的解题良方。互动,体现在课堂上,不光是学生动脑动眼思考观察、动口动笔表达和动手操作,更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碰撞交流、共同提升的“动”态。“互动”课堂是要体现出师生积极参与思考、善于倾听质疑、乐于表达交流、体验分享共促的教与学状态。在教师极力营造出的“互动”氛围里,孩子们享受着尊重,表现出积极参与、敢于表达的品质。提问的多了,敢质疑的多了,有个性见解的多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研究的意味就浓了。而倾听、提问、探究的过程,也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

  创新趣味评价方式撬动热情

  如何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把外在评价压力转换为学生成长的内需动力,以吸引充满童真的孩子参与其中?学校推行了以“我储蓄我快乐”为理念、以撰写成长日记为主要内容、以争获“六小公民”奖章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改革。评价量表、争获“六小公民”奖章、记录成长足迹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评价方式,让孩子平时的一个好习惯、一个小创新、一次责任履行都能得到关注并获得奖励,“储蓄”起来便积累为长久的成长自信。

  以奖章为例。我校每位班主任老师的手中,都有一个装有6枚章的蓝盒,6枚章分别对应“六小”公民,不同年级的章有不同要求和不同的“含金量”,6年中循序渐进。比如,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礼仪小使者、环保小卫士等争章活动中,孩子们只要达标就可以到老师那里盖章,集齐相应的奖章就能选择心仪的奖励:3枚可以换取一次独自在阅览室看书的机会;5枚可以获得一次选修课调整的机会;7枚奖章可换到一次夏令营、冬令营优先选择的机会,或进入心理活动室体验沙盘游戏……不知不觉之中,老师平常训导学生的话“你要这样做”“你不能那样做”转变成为孩子们的“我想这样做”“我喜欢这样做”和“我愿意这样做”,唤醒并激发了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参与的意识。

  我们还立足自身开展了多元评价的教育研究。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形成自律自主的人格;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志愿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建立起客观看待问题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公民素养。这条实践路径,让我们对核心素养“落地”充满信心。(作者系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日第7版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