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我不是老师,从事的工作也与教育毫无关系,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家长。回首三个多月前,准备冲刺中考的女儿成绩还一直徘徊在全年级600名以后,离考取重点高中那真不是一星半点的距离。可就在昨天,中考成绩发榜,女儿的排名进入前100名,且数学和物理都在100分以上(简单不敢相信我的眼睛)!!!重理轻文的女儿竟然如愿进入省重点高中了,而做到这一切,其实我和女儿只用了90天!
孩子基础好,但偏科,辅导班上过好多个
其实女儿小学时的成绩很不错,她的爷爷奶奶都是高中毕业,也算是他们那个年代里的“高材生”了,由于我和她爸爸工作忙,一直是两位老人监督和辅导女儿的功课。直到女儿上了初中,虽然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错,基础不弱的她却出现了偏科现象,再加上爷爷奶奶辅导越来越吃力,她的成绩逐渐下滑至600多名,省级重点高中是绝对上不了的。我着急的为她报了多个辅导班,自此她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的路上,体力透支反而对她的成绩适得其反。进入初三,一直上不去的成绩令女儿郁郁寡欢,这时我产生亲自辅导她的想法,但无奈工作忙,时间不充裕。权衡之下,我选择了辞职,准备陪伴女儿度过这最后的90天!
从辞职在家,我就为女儿立下规定,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中考期间要坚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所有做错或者不会题必须当天掌握。我也是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深知考试成绩不好都是因不懂或者解题不熟练的问题累积所导致的,而距离中考只剩三个月了,若还存在不会的知识点对于考试都是致命的。在校时,一位老师要应对几十位学生,根本不可能顾及到每位同学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于是我只能亲自上阵为她辅导作业中每一个问题。但身为文科研究生毕业的我,面对孩子最薄弱的理科题,同样无法给出最好的辅导方式。我考虑过从网上下载一些讲解的视频,但又怕女儿看坏了眼睛,而且视频索然无味,与老师讲的其实大同小异。
为找到最好辅导方法,我从解题帮孩子找学习兴趣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朋友会问,不会的题目为什么不直接去问老师?开始我会让女儿在微信上试着问老师一些题,可往往老师的回复并不是很及时。问题积攒到第二天,违背了我当初对她今日事今日毕的规定。后来有次和女儿聊天,她说同学里有人用在线答疑的APP, 70后的我决定信互联网一回。
我开始在手机上寻找适合的APP,不停的下载并亲自试用。先说说我体验了哪些吧。平台上较受欢迎的如作业帮、阿凡题、小猿搜题、学霸君还有爱考拉,我用后发现,小猿搜题和学霸君其实都是题库给解答,虽然快,但是没有后续的讲解,答案看不懂也没法给孩子讲懂。作业帮、爱考拉和阿凡题都是真人答疑,这点我觉得比光给答案实用。我比较重视的是回答者的身份,更倾向于一线教师的回答。目测阿凡题和爱考拉上绝大多数是老师。
再为女儿辅导功课时,我会先找来答案并让老师讲解;自己清楚了,才和女儿讨论解题思路。有时候女儿的问题我卡住了,娘俩讨论不清楚,就一起对着手机问问题。把不会的问题及时搞懂,明显激发了女儿的学习兴趣,做题思路也逐渐顺畅起来。
每天通过做菜App,换着花样给孩子加强营养
辞职后的我还重新进入了厨房。女儿之前贪睡不爱吃早餐,我就天天逼着她吃早餐,主要都以全麦谷物、清淡蔬菜和热量低的优质蛋白为主。晚上女儿做题饿了,我就给她切一些新鲜的水果。同时我也为女儿变着花样的做饭,我会下载一些菜谱APP,如豆果美食、好豆美食还有下厨房。综合来看,它们提供的菜谱都是大同小异的,有一些区别比如豆果美食里有个食疗养生的版块,我经常会按此给女儿制定饮食;好豆美食里有很多美食资讯;下厨房就是有很多菜式的分门别类,还会提供一些视频菜谱,总之这三个APP在女儿冲刺阶段我都有在用。所以女儿在中考冲刺时,气色都一直非常好。
心得:要培养孩子正确学习方法,学会自我管理学习
总结来说,合理的学习方法加健康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大概就是这90天当中女儿主要坚持的地方。同时利用好互联网新资源是可以找到适合照顾孩子的方法,也会发现让孩子提高成绩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在五月下旬第一次全市模拟考试中,女儿首次突破进入了学校前四百名,这个质的飞跃让全家人都很欣慰,我鼓励她的同时也提醒不要骄傲,而女儿自身也感受到了正确学习方法所带来的甜头,在最后一个月反而更加用心踏实的做题并及时解决当日难题,不留尾巴。
在最后不到一个月里,有些家长会拼命的给孩子做一些好吃的,还添加补品,这样是不对的。萝卜白菜保平安,因为我知道好几个朋友的孩子曾经因为过补,以至于在考前身体负担太重导致生病,反而影响了发挥。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平时吃什么在考试时就吃什么。
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90天可以让女儿的成绩提高这么多,然而奇迹就这样发生了。所以我想说,无论何时都不要轻易放弃孩子,身为父母就应该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在他们羽翼未丰满之时,我们只能尽全力做到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