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出海”与“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河南科技学院——一所始终扎根中原、深耕农科、致力于“服务三农”的学府,正为其学子提供将个人梦想融入时代洪流的广阔舞台。该校苏梅国际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二学生李灿,正是这一融合的生动典范。她立足学校深厚的农业科技根基与国际化办学平台,立志成为一名“药食同源国际美食推荐官”,致力于用现代食品科技诠释中华传统食养智慧,让兼具健康与风味的中国美食走向世界。
从实验室到产品,“药食同源,首先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科学证据之上。”为此,她主动参与大创项目“羊肚菌菌柄多糖提取及其益生菌软糖应用”。从精确控制55℃的烘干温度,到严谨执行每一步酶解、灭活工艺,深入实践了从原料处理、多糖提取到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全流程。该项目不仅验证了药食同源食材的科学价值,更成功研发出“羊肚菌软糖”“金针菇软糖”等产品,实现了从实验室数据到市场产品的跨越。她的探索远不止于此。从大一时的中草药棒棒糖,到中秋时节与团队共同研发的药膳月饼,她不断尝试将功能性成分融入多样化的美食载体。“我想证明,健康与美味可以共存,传统智慧也能变得很‘潮’。”


从校园到世界,做药食同源的“播种人”。怀揣着这份信念,依托苏梅国际学院的跨文化平台,李灿熟练运用英语辅修优势,积极参与“海棠树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探索以美食为媒介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此外,还利用了暑假“三下乡”和“七彩假期”的机会,化身“药食同源推荐官”,走进乡村和社区。她为村民讲解家常食材的养生功效,也为孩子们开设趣味课堂,用“彩虹饮食”游戏在他们心中播下健康饮食的种子。这些经历让她深刻理解,真正的“推荐官”,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展望未来,依托学校国际学院的平台,她正积极规划下一步:打造双语社交媒体账号,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将她亲手研发的“药食同源”美食,带给更广阔的世界。李灿表示会继续深耕于食品科学与药食同源领域,用科技诠释传统,用美食讲述文化,不负‘食’代,不负韶华。”



